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车众资讯 > 厂家动态 > > 正文

IT企业造车机遇来临

  • 时间:2014-11-29 22:34
  • 来源:AutoR智驾
  • 作者:综合报道

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发出通知,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下称《规定》)征求意见稿。

不过根据该《规定》,新建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其他乘用车(包括增程式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

虽然如此,这一纸规定也算是打开了中国对汽车长期实施的准入制大门。

对于长期有志于造车的企业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在此之前,国内的有志青年如果想生产电动车,传统的路径需要先获得普通乘用车生产资质(上公告),继而推出电动汽车产品(上目录)。

看似过程简单,但事实上中国乘用车生产资质已经多年没有新发牌照。

2014年以来,以博泰的应宜伦、上海地平线汽车的祝军都曾向外界宣布要生产电动车,但是因为政策限制,即便生产出来汽车最终也需要和现有汽车制造商合作,方能拿到牌照。

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一些现有乘用车生产企业在企业经营、产品研发,包括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并无表现,引发产业冻结,竞争失效的评议。

在宏观层面,发展电动车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今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电动车发展的政策,自8月始,工信部发布了两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不过推动电动车发展的攻心之策,莫过于放低门槛,引入更多的竞争者入局。

为此,中国的汽车主管部门领导多次表示要放开纯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放一两天鲶鱼进来”。发改委此番征求意见,表明引入更多竞争者的步伐终于迈出。

今年6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王成曾表示,该中心已经起草电动车市场准入政策,提议给非汽车生产商发入两到三张专门的电动车生产牌照。

不过曾另有媒体表示,电动车的牌照最多可能会达到11张。

发改委发出的意见稿在发出之后,最终将提交国务院,由国务院发布。

此前,关于哪家企业能够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坊间传说已有多个版本,包括万向、时风、新大洋(知豆)、陆地方舟、御捷、唐骏等多家车企被传将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传说中的IT企业并没有在名单之列。

哪些企业有望中标,需要仔细查看与《规定》设定的条件是否吻合。

《规定》明确了申请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的条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2、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包括车身制造、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整车装配等主要试制工艺和装备;

3、具备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正向开发能力的研发机构。至少具备整车及动力系统匹配、整车管理系统、车载能源管理系统、车辆轻量化、车辆安全等关键技术的设计开发能力、试验检测能力以及对整车产品运行状态的监控能力;

4、与产品结构、生产纲领相适应的车身成型、涂装、总装等整车生产工艺和装备,以及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等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和一致性保证能力;

5、新建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其他乘用车(包括增程式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

 

《规定》也明确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实施准入制的管理流程和要求,包括:

 

1、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不低于5年或1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质保承诺;

2、建立企业准入条件保持情况的抽查制度,对不能保持生产准入相关条件、投产后产量过低、不能履行承诺、已经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等情况的企业,暂停或撤销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发改委的意见征集截至2014年1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接受书面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联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吴卫顾紫明,010-68501602,010-68501571(传真),guzm@ndrc.gov.cn

以以上几条规定来审视曾传出造车的国内IT企业,单以“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来观察,IT企业今年获得牌照的可能微乎其微。

而对IT企业而言进入汽车行业远不是喊一句高亢的口号那样简单。地平线的祝军曾表示,“汽车需要调动的资金量非常大,制造的周期长,你很难说服一个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纵使基于一个平台去改,也可能需要二至三年时间,这在互联网是不可想象的。”

国内第一家进军电动车制造业的IT企业会是谁呢?

有此体量的小米、百度似乎都有可能。

不过一切就像是安排好的,在昨天发改委的消息发出之前一天,在海外游历半载的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在回到北京之后发布微博透露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See计划”。

关于乐视see计划,在“外揽人才内联北汽的乐视see计划,已震惊特斯拉”一文中,已经根据进行详细的解读,

不过,这一切似乎太乐观了,因为这些猜测,没有基于国情考虑。

有些事还没有了结,梦想还没有上路。

原标题:汽车制造准入制打开缺口,IT企业造车机遇来临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2.图片车众网引用于互联网。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