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车众资讯 > 厂家动态 > > 正文

中国自主品牌一直在纠结

  • 时间:2014-10-08 09:46
  • 来源:中国周刊
  • 作者:综合报道

 中国的汽车产业历史,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在一个甲子的记忆扫描中,我们可以看到寄予厚望背后的那些艰辛努力。

   
 挥手之间

 

  1953年到1982年的中国汽车业发展,惯常被称为“闭关锁国”的30年。而国门的最终敞开,源于邓小平对于合资模式的首肯。
 

  1978年,通用董事长率团来华,探讨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建议中方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他当时用了“joint venture”这个词。当时,从二汽抽调到北京参与谈判的李岚清,把这段内容写进了给国务院引进办公室的简报,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简报上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
 

  1982年,中央决定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着力整治汽车行业的散乱差。当时,全国有120多家汽车厂,分属机械、交通、市政等部门,多数小打小闹勉强度日,一年总共生产17.5万辆汽车,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都很低。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文件中首次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预示着汽车正式进入市场竞争。在此之前,汽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计划调拨。
 

  让汽车在中国成为商品的,是首先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1984年,河南、山西渴望跑运输致富的农民,裤腰里系着成捆的钞票跑到南卡买轻卡。
 

  走向市场后,中国汽车工业初见繁荣,1985年的汽车产量达到44万辆,年均递增25%;产值由69亿元增加到259亿元,翻了近两番。
 

  1980年代的中国是轻重型卡车的天下。奥地利斯太尔(000760,股吧)、美国的康明斯等,武装了济南、宝鸡、大足三地的重型汽车集团;以外贸部进口大量日本轻型车为条件,无偿获取日本五十铃柴油发动机的全部图纸资料,用于全国轻型车厂的全面升级;引进意大利菲亚特依维柯轻型汽车系列,使得南京汽车厂的跃进轻卡一跃跨过了30年。
 

  然而,轿车在当时仍属禁区。1958年“大跃进”中,一汽的东风、红旗,北京的井冈山,上海的凤凰,硬是靠拷贝进口样车,用手工敲打车身造出来的。随着“大跃进”泡沫的破灭,中国轿车只留下了两个品牌得以维持:一个是红旗,年产最高300辆;一个是由凤凰改名的上海牌,年产3000辆。
 

  1984年中央财经会议上,代表民族汽车工业的红旗轿车被勒令停产。原因是:“红旗严格实行自力更生,坚持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国内生产,致使25年后红旗车的质量、性能和国际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国门的开放,轿车开始进口,红旗轿车的缺点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当时停产红旗的说法是:油耗大,速度慢,不可靠。
 

  红旗下马的1984年,是轿车进口最多的一年,达到34.5万辆,同时,海南岛上挤满了大量走私车。面对庞大的轿车需求,仅存的上海牌独木难支。
 

  打破困局的仍然是邓小平。他明确批示:“轿车可以合资。”
 

  1984年1月到1985年7月,中国第一代轿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相继成立。
 

  而今,除上海大众依然保持翘楚地位之外,北京吉普和广州标致连牌子都没有留下。
 

  1987年,中央有关领导在北戴河开会,明确了上汽、一汽、二汽主要从事轿车生产。这是中国汽车工业战略性转移的重大决策。
 

  1990年11月20日,一汽和德国大众合资签约。次年,一汽大众公司成立。1995年11月,奥迪进入一汽大众。1992年5月,由二汽更名的东风集团与雪铁龙签约,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在当时汽车业格局的“三大三小”中,只有天津夏利没有合资,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唯一领地。
 

  1994年4月,中国政府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一次正式认可了在中国私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同时公布了集中力量把一汽大众、神龙、上海大众、天津夏利四大轿车生产基地搞上去的决策。那时,全世界几乎所有著名汽车厂商的CEO纷纷涌向上海,探寻合作可能。
 

  1997年,广州标致亏损30亿,标致退出广标,本田汽车乘虚而入,成立广州本田。同一年,通用和上海汽车合资。

   
 进入2014年8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十连降,

 

  国产车的诸多问题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
 

  于无声处
 

  1997年,国务院24号令明确指出,今后无论何种资本结构,都不得再批准汽车项目。当时,中国在册的汽车厂多达120家,比全球汽车厂的总和还要多,其中80%的企业年产量不到一万辆,还有十多家企业的年产量是个位数。这样的企业却死不了,靠倒卖产品目录,依旧过着滋润的日子。
 

  而在体制之外,吉利、奇瑞、华晨、悦达这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经通过买壳、换股等渠道,成为“合法”的汽车企业,并且用非轿车的6字头改装车、客车名录进入了轿车领域。但是,要名正言顺地通过产品审批,拿到7字头的轿车生产公告,则难于登天。
 

  当时,他们只能算准轿车企业。
 

  2001年5月22日,国家对汽车产品改为公告管理,国家经贸委发布了重新认定的第一批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而那些准轿车企业,尽管物美价廉,尽管环保安全达标,尽管受到用户欢迎,却依然榜上无名,新产品无法投产销售,濒临绝境。
 

  汽车工业界元老陈祖涛曾评价说:中国汽车产业历经50年而长不大,症结就在于“只准我干,不准你干”的行业垄断。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谈判成果之一,就是给中国汽车六年的缓冲期。
 

  2002年,中国轿车产量从上年的70万辆增加到110万辆,中国市场强劲的购买力让全球汽车业目瞪口呆。一时间,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大众、奔驰、宝马,日本丰田、本田、日产,法国雷诺、PSA,意大利菲亚特,韩国现代、大宇、起亚,全世界主要汽车品牌几乎都在中国找到了合资伙伴。
 

  2003年是中国轿车业历史增幅最高的一年,年增长86%。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突然冷却,一个从零到爆发的汽车市场,遭遇了第一次寒流。大众首先放下了绝不降价的大旗,随后各个厂家纷纷跟进,中国汽车市场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战拉开序幕。
 

  这一年,自主品牌销量全线下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央把创新理念提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在汽车产业领域,自主品牌企业成为高层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关照下,几近被扼杀的自主品牌企业咸鱼翻身,成为官员、媒体追捧的香饽饽。前些年,奇瑞、吉利、华晨、悦达们还在各处为生存权求告,而如今,各种政策支持以及贷款和专项资金,及时雨般地落在他们身上。
 

  奇瑞、吉利、江淮、华晨、长安、长城等一批草根自主品牌开始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品牌打造、技术开发、产品出口、海外建厂等方面多有可圈可点之处。力帆、比亚迪等也转行开创自主品牌汽车。“华系车”开始出现在底特律、法兰克福、东京的车展上。
 

  多个汽车国企集团也开始了自主研发,创立了以中高端车型为主的第三代自主品牌:上汽创立了荣威,一汽、南汽分别推出了奔腾、名爵。
 

  来自第三方的数据表明,上汽自主品牌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溢价能力,已经超出了部分合资品牌。
 

  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陈志鑫说:跨国公司最核心的技术是不会拿给合资企业的,比如整车的集成控制、发动机的EMS、变速箱的TCU等,这些控制软件或者源代码,你永远拿不到,只有自己干。上汽每年在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上大致要花50亿元。
 

  一汽集团新掌门人徐建一2008年上任伊始,就把形成自主品牌体系能力放在重中之重。他说,一汽自主品牌已经不是一个产品,而是要能开发全系自主品牌车型。
 

  东风集团轿车自主品牌起步最晚,但是风神系列品牌在二三线市场网络做得有声有色。
 

  到了2007年,在国内乘用车500万辆的总销量中,自主品牌已经占到三成。而在汽车出口市场,自主品牌一统天下。
 

  这一年,国家终止了外资与合资企业税负的超国民待遇,各类轿车企业终于可以在公平的税负平台上开展竞争。
 

  也是在2007年,奇瑞异军突起,成为自主创新典范。
 

  老红旗轿车的装配线。
 

  1986年3月,天津汽车工业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夏利轿车下线。
 

  潮起潮落
 

  中国人开始制造轿车的时候,轿车已经在全世界飞奔了100年。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中国的自主品牌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国人越来越喜欢大排量轿车,奥拓、夏利的销售下降。同时,为了响应汽车行业十一五规划,很多企业把合资品牌当作自主品牌推行。
 

  新华社知名汽车记者李安定说:“在合资企业内部做自主品牌,无外乎就是把合资企业中已经淘汰的车型注册成自主品牌。比如说把桑塔纳、捷达,或者把旧雅阁注册成自主品牌,对于合资企业来说,是一件巴不得的好事。这些旧技术给了中国,还可以再赚一笔。但是站在本土自主品牌的角度看,奇瑞、吉利、中华们无疑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产销再度井喷,而自主品牌似乎淡出视野。
 

  心急如焚之下,奇瑞开始多品牌战略,比亚迪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荣威、奔腾导入流程管理文化,吉利收购了沃尔沃。
 

  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惶恐,更是一种疲于应付的手忙脚乱。
 

  曾有过这样的说法:国外大汽车公司,连一个汽车油箱的图纸都会有几十张,其中有各种细节的大量数据以及精确的工艺标准描绘,而原来国内自主品牌做得好的,油箱图纸也只有三张。
 

  纠结,应该是中国自主品牌在今天最为恰当的描述。
 

  当初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在今天看来远不如想象的好。一汽老厂长耿昭杰说:当年引进奥迪技术,继而建立合资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全球汽车先进技术,用于再造红旗第二代。这是一汽人做了几十年的梦。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现状,并不是当年的初衷。
 

  “以市场换技术“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政策设计,导致的结果事与愿违。轿车工业在技术能力上长达20年的停滞不前,原因就在这里。
 

  从汽车在 19 世纪末被发明出来后,许多国家都曾经把发展汽车工业置于重要地位。但是几十年下来,在所有后起国家中,真正对汽车工业第一阵营实现了赶超的,只有日本和韩国。而其关键就在于,他们始终坚持自主开发。
 

  大潮涌起,掩盖住了很多东西。直到落潮时,才会发现谁才是裸泳者。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