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从2009年开始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目光聚焦到中国汽车市场。而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不少跨国车企的总裁们竟然都先后爱上了中国。有些人爱上了中国绿茶,有些人爱上了中国美食,有些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下面,就让我们数一数那些有着中国情结的跨国车企总裁。
最近,在一次采访中,我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与其他人不同,沃尔沃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各布的座位面前放了一杯清香四溢的西湖龙井。据雅各布本人透露:“我非常喜欢杭州西湖龙井茶,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韵味,我很喜欢。”
这个不断强调沃尔沃“全球品牌”的“掌门人”,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为了强化沃尔沃的品牌,尤其希望得到中国民众的认可,雅各布逐渐融入中国,希望能用学到的中国文化,更加直接地把沃尔沃品牌扎根本土。就拿雅各布最喜欢的环球帆船赛来说,今年的中国元素大大增加了,开创了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有中国的帆船队——三亚队参加比赛、第一次在比赛城市港口赛事村出现有中国的展馆、第一次有了全新的中文官方网站,第一次有了来自中国的赛事新闻官。
雅各布对帆船赛在中国举行充满信心,他甚至现在已经开始谋划,上海应该作为下一届沃尔沃帆船赛的城市停靠站。沃尔沃帆船赛的城市竞选是非常激烈的,2012年春天展开的下一届竞选会中,将有23个城市争抢仅有的几个名额。由于沃尔沃汽车公司对此并没有直接决定权,于是他就去找帆船赛组委会,建议他们重点考虑上海。“我个人非常喜欢上海,上海也有很美丽的海岸线,我很希望上海能够成为帆船赛的一个停靠点。”雅各布说。
奔驰(中国)汽车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非常喜欢川菜。“我喜欢辣子鸡、水煮鱼、鱼香肉丝”,他对川菜的喜欢比你想象中还要更加“专业”一点,他甚至会得意地告诉你,“我喜欢的是海派川菜”。你知道什么是海派川菜吗?反正我不知道。
麦尔斯不仅对中国美食情有独钟,对中国文化同样深谙其道。对于有着125年历史、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鼻祖来说,如何在性格鲜明、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体现其价值,挖掘文化深度碰撞,实现品牌的持续发展,这是考验麦尔斯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麦尔斯的杀手锏就是打造本土化的核心管理团队。在奔驰中国的办公室内,在市场、销售、公关等重要职能部门,活跃着一批精干、睿智并精通中国市场的本土化高级管理人才,他们在麦尔斯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式”的奇迹。
由于注意到中国各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地理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麦尔斯部署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区域化战略部署,将其在华业务划分为北区、东区和南区三大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推出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进而满足中国各地区客户更高标准的需求。正如麦尔斯自己所说:“我们要让奔驰更靠近中国市场。”实际上,在这个方面,这个爱吃川菜的德国人实现了奔驰对中国的承诺。 正是麦尔斯的“中国情结”,配合出色的“中国团队”,加上因地制宜的“中国特色”,让德国血统的奔驰在中国大地上尽情驰骋。
没有一位外国总裁比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更深谙中国文化。作为典型的德国人,史登科高个子、高鼻梁,却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出席宝马在中国的公开活动时,被外界盛赞为“中国通”的史登科不仅会直接用流利的汉语与嘉宾交流,还时不时会冒出几句地道的北京话。这正是得益于30年前他在北大求学的经历。那个时候,他骑着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穿梭于未名湖、博雅塔之间,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史登科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史登科的“中国通”之名绝非虚得。他深谙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制胜之道。在担任大中华区总裁的6年时间里,史登科一直致力于宝马车的“中国化”。无论是从横向上改变宝马车主的定位,使宝马车从大腕款爷的坐骑变成各行业精英人物的共选,还是从纵向上投身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宝马都在以积极的姿态努力融入中国人的文化氛围中。而正是基于这一点,宝马这个全球豪华车市场的冠军品牌,才能在逐渐趋于成熟的中国市场急速前行。但对于史登科来说,在中国车市处于整体爆发性增长的阶段,提升宝马销量很容易做到,更具有挑战性的却是宝马品牌形象如何重塑。一向以“驾驶乐趣”为人所熟悉的豪华车品牌,如何针对多元化的中国社会进一步延伸其品牌内涵,对于深谙中国文化的史登科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最终,宝马提出了“悦”的理念。
从单方面追求“纯粹驾驶乐趣”,到全方位体验“BMW之悦”,宝马集团在其进入中国第16个年头,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向本地消费者阐释BMW品牌的完整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BMW之悦”的提出,是宝马品牌在全球市场推广中出现的“中国特例”。不过,宝马中国却有效地借助“BMW之悦”这座桥梁,进一步丰富了BMW本身的品牌内涵,并有效地完成了高档车品牌与目标客户的情感沟通。事实证明,史登科再一次创造了中国式奇迹。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