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汽在确保传统汽车研发制造领先优势外,还开始进行着眼8—10年后的前瞻技术研究,并持续加大前瞻性的研发投入
本报记者 徐蒙
4年前的世博会上,上汽集团(600104,股吧)提供的数百辆新能源大客车搭载千千万万观众,成功示范运行180天,向全世界展示绿色清洁可靠的新技术。4年后的今天,上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大客车在国内的销量:1200辆,预计全年销量将累计达到2500辆,将占全国约15%的市场份额。
这是上汽新能源客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市场成功。说“真正意义”,在于它的成功不光靠政策扶持,而是凭借领先、过硬的技术,用先进的产品叩开市场大门。除了上海市场,上汽新能源客车走进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还开拓了中国台湾、加拿大等境外市场。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总书记用生动形象的话指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是巨大的鞭策与激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考察期间的要求和勉励,使上汽全体干部员工备受振奋,深刻感受到加快创新、占领技术制高点的使命与责任。目前负责上汽新能源客车业务的合资企业申沃公司,已由中方股东掌握核心技术,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开发,完全由中方主导,甚至还首次实现了国内新能源车技术向海外发达国家“反向输出”。
申沃是上汽与沃尔沃合资成立的客车公司,企业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中方从对沃尔沃技术的引进消化开始,一步步打造申沃自主品牌。上海世博会上,339辆申沃新能源大客车累计运送游客1.2亿人次,行驶总里程670万公里,确保了99%以上的出勤率。样车开发好后,上汽特地斥巨资请国外顶级咨询团队,为每款样车把脉,确保新技术、新产品的安全可靠。
当时花大钱请人来帮忙,如今却是通过技术转让,获取技术输出利润。申沃公司总经理张立春介绍,申沃一项纯电动客车技术,已向加拿大一家客车企业转让。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技术转让价格比自己造车高,就像过去一直吃萝卜青菜,一下子换成了里脊排骨。”
“伙食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世博会时,申沃虽取得巨大成功,但他们自己明白,当时投入400多人,24小时值守的“人海战术”是示范运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这样不可能换来市场成功。世博会后,技术团队从新能源客车故障最频繁的环节入手,对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全面改造升级。目前申沃新能源客车续航里程比四年前提升了15%,电池安全性得到充分完善。申沃还建立起从技术到安全监控全覆盖的完备体系,“人海战术”退出舞台。
近年来,申沃走出上海,将“上海新能源客车模式”复制推广到全国多个城市,凭借不断升级的产品和技术,市场占有率始终位列国内前三,今年销量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
为升级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申沃公司在上汽支持下专门建立了新能源客车技术研发中心。筹建过程中,外方合资股东也想参与,但上汽提出必须由中方控股,所有知识产权为中方所有。面对中方股东领先的技术与能力,外方也只能同意。在上汽支持下的申沃依靠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目光也逐步投向境外市场,目前沃尔沃及其代理商网络都主动与申沃联系,积极推广申沃新能源产品。
近年来,上汽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申沃的底气来源于上汽整体研发创新体系的支持。在上汽新一轮战略规划中,“大”的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重在做“强”,最主要的就是提升核心能力之中的核心—创新能力。目前上汽在确保传统汽车研发制造领先优势外,还开始着眼8—10年后的前瞻技术研究,并持续加大前瞻性的研发投入。
“在未来我们要牢牢把握新科技发展大方向,把握全球汽车行业大趋势,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立足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国汽车集团。”陈虹董事长在介绍未来上汽发展目标时提出,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将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都打入国内市场的第一阵营。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