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大众在华加速扩张的消息不绝于耳。当地时间7月3日,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发布了第八代的帕萨特车型(Passat B8)及其旅行版车型,据悉该车型将在今年9月份的巴黎车展亮相,于第四季度在欧洲率先上市,并有望明年导入中国市场。
“Passat B8已经确定在长春工厂导入。” 一汽大众总经办高级公关经理李鹏程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
7月7日,一汽大众官方消息宣布,在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建立一汽大众新生产基地联合声明”。声明表示,中德双方依次将在青岛和天津建立一汽-大众华东、华北新生产基地,以满足未来产能和市场的需要。
“第八代主力中级车刚刚发布便宣布将导入中国市场以及在华建厂预期超前,显然都是大众汽车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的结果。” 汽车市场分析师封士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随着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下滑趋势,抓紧中国市场这为数不多的潜力市场显然是大众汽车最好的选择。只是对于未来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的潜力,大众似乎有些过于乐观。
Passat B8将在长春工厂导入
尽管距离现款Passat B7发布仅仅4年时间,7月初大众汽车在德国柏林便发布第八代Passat B8。有外媒缓引大众集团内部人士提供的信息称,大众汽车加速Passat B8的研发工作,原因就在于Passat B7的PQ46平台已经不符合大众未来对产品成本控制的要求。因此,新一代的Passat B8将采用MQB平台制造。由于平台成本的节约,新一代Passat B8在增加了不少科技与功能配置的前提下,其在欧洲起步售价将与现款保持基本一致。
资料显示,Passat B8将配备抬头显示系统、车道保持系统、侧面辅助系统(带后方交通预警系统)、ACC自适应巡航、交通拥堵辅助和前方碰撞预警等各种科技功能。有外媒报道认为,从配置产品定位上来看,Passat B8已经超越了目前国内市场中主流B级车的水准,已经具备了向豪华品牌B级车发起挑战的资本。
只是众所周知的情况是,在导入新品时,除了必须的加长之外,科技配置的减配也是新品导入的必要环节。但是根据近期一汽大众对于旗下产品所采取的增配手法来看,Passat B8保留大部分豪华品牌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第八代Passat B8具体将由哪家合资企业导入,大众中国公关部表示目前仍未有具体的信息。但是根据此前媒体曝光的消息来看,一汽大众导入Passat B8可能性更高一些。而一汽大众总经办高级公关经理李鹏程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求证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Passat B8已经确定在长春工厂导入,目前长春工厂已经着手开展MQB平台项目,预计明年将能竣工投产,首款车型就是Passat B8。”
作为大众品牌历史上最成功的中级车型,Passat自第一代车型推出至今全球已售出近2200万辆。对于Passat B7仅推出4年时间就面临被淘汰,大众汽车集团显然有着自己的考虑。据外媒报道,大众对于此前B7并非完全出自MQB平台十分在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低迷的环境下,大众欲完成2018年1000万销量的目标势必在成本控制方面下功夫,显然作为走量产品中的旗舰车型Passat的成本控制得越低越好,因此快速导入MQB平台的Passat B8也就显得并不奇怪。而大众更有意将Passat B8增配提升级别以和奔驰C级宝马3系等豪华入门级产品竞争。
另一方面,从大众在国内A级车布局来看,以及现有迈腾(Passat B7)产品上市时间仅3年时间,有业内人士认为Passat B8导入国内后或将出现B+级大众产品。
再建青岛、天津两个工厂
近年来,一汽大众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销量达到150万辆,今年销量目标170万辆。今年 3-6月,一汽大众连续4个月摘下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桂冠”。预计今年年底,一汽大众累计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
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一汽大众同样也面临着产能相对紧张的局面。在不断挖掘长春基地现有产能的同时,一汽大众规划并建设了成都工厂和佛山工厂,但是这对于大众对中国市场未来的期待目标,仍旧不能满足。
今年3月28日,一汽与大众在柏林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就已经提到,鉴于市场需求与一汽大众产能局限,基于未来发展战略考虑,将再建一个生产基地。
显然,由于在其他市场的未来前景不甚明朗,大众汽车选择了进一步加深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访华,推动中德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一汽与大众之间合作的加深,此前提到的再建一个生产基地变成了如今的青岛、天津两个工厂。
据李鹏程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之所以选择天津和青岛,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天津和青岛的物流以及配套资源相对成熟。
而封士明则认为,今年底有望投产的大众DSG双离合器新工厂就在天津地区,这为天津成为大众新厂的最终选择提供了重要筹码。
根据协议显示,大众为新工厂的投资额为20亿欧元,约合168.83亿元人民币。其中将先投建青岛工厂,预计2017年底至2018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行,主要生产A级车以及未来有望导入的SUV车型;天津工厂的项目目前仍在筹划。
李鹏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目前来看未来新工厂不会导入Passat B8国产车型:“由于Passat B8与大众第7代高尔夫同样源自MQB平台,因此,当产能有需要时,在佛山的MQB平台同样可以生产Passat B8产品。”
资料显示,大众在华的新工厂项目(包括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属于2014年至2018年新一轮五年规划的一部分。按照此前的规划,在此期间大众将和在华合作伙伴总计投资18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根据分析机构估算,当产能扩张计划实现之后,大众在华产能有望达到最高年产500万辆的规模,占到大众2018年全球销量目标1000万辆的一半。
警惕边际效益递减
作为在中国市场知名度数一数二的品牌,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今年的发展可谓如鱼得水。根据大众汽车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共销售973万辆汽车,中国市场共销售327万辆汽车,占大众集团整体市场份额的33.6%。今年前5个月大众乘用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18%,达到151万辆,其中南北大众合资车贡献了124.33万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出现了连续15个月的下滑。大众汽车美国分公司发布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大众乘用车品牌累计在美国销售了17.91万辆,同比下滑13.4%。其中6月份在美国销量为2.88万辆,同比下滑22%。依据该月销量成绩,大众汽车要在美国市场实现其此前宣布的2018年大众品牌在美年销量80万辆的目标,显然难度不小。
实际上并非在美国市场受挫,大众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大众汽车公司销售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在欧洲销量从14.35万辆同比增长1.0%至14.49万辆,出现复苏但增长潜力有限的局面;中东欧地区,前5个月大众品牌累计销量10.6万辆,同比下跌2.0%,其中俄罗斯市场同比下滑9.7%;在南美洲,大众品牌前5个月累计销量26.76万辆,同比下滑20.3%,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是下跌的主要因素,同比下滑15.5%。
因此,加速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导入以及扩建产能和渠道布局成为必然。
不过,汽车市场分析师封士明对此表示,品牌的兴衰和产品一样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大众品牌这几年的兴盛得益于其新一代设计语言更加年轻、新动力总成更节能高效、产品组合更有新意。“但这些创新随着时间推移与大众的过度使用,边际效益开始明显递减,在某些领域甚至有负面反弹。比如过于雷同的家族脸谱会显得流俗,在技术挖掘与成本产生矛盾时会导致大面积缺陷 ,产品组合可能会被对手学习或围攻等。”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