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戴姆勒的 CFO Bodo Uebber 放出口风,奔驰要加强和 Tesla 的合作!他是在戴姆勒于纽约举办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讲这番话的。
这次股东大会的讨论主题就是,戴姆勒未来几年如何提升收入和利润率的发展战略。
要知道掌管戴姆勒的蔡澈同学曾放出豪言,要在2020年之前超越宝马成为全球第一大豪华车制造商。戴姆勒计划在未来8年13款全新车型以提振销量。不过目前这家公司还落后与奥迪,位列第三。
要想登顶,除了传统车型,奔驰还必须在新能源车市场击败宝马。宝马在今年发布了纯电动车 i3 和可插电混合动力跑车 i8,成为全球首家豪华车公司,推出全新开发的纯电动车型,而不是像大多数公司那样,在现有车型上进行改装,引得全球一片赞叹。据报道 i3 的订单已超过8000辆。
眼看宝马的新能源车型如此风光,戴姆勒难免有些捉急。这不仅关乎销量,更重要的是豪华车的品牌形象。于是,是时候让自己的高科技小兄弟登场了。
有些对 Tesla 不太了解的同学,可能并不知道戴姆勒和 Tesla 之间的亲密关系。时间线君这里带领大家回忆一下两家公司的交往过程。
一辆纯电动Smart与一纸合同的交易
话说那还是2007年,Tesla 还只是一家在美国硅谷小有名气的创业公司。当时公司花钱如流水,但还没一款车型上市。Roadster 还有好多问题没解决,就更别提今天当红的 Model S 了。
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下,穆斯克开始四处推销自己的电动车电池系统,其中就包括戴姆勒。穆斯克亲自飞去了位于斯图加特的戴姆勒集团总部,但德国巨人并不太买账。
不过2个月后,穆斯克收到一封邮件,是戴姆勒负责前沿工程技术的高管写来的。
邮件说,大概6周后他们会到加州来看看 Tesla 的电池技术,希望穆斯克能准备好。穆斯克立即把公司的 CTO 叫来,告诉他必须在6周内造出一辆纯电动的 Smart。
CTO 表示技术上到挺有信心,可有一个问题——当时 Smart 根本没在美国上市……
哥儿几个赶紧上网搜索,发现在墨西哥某地可以买到不排队、不加价的 Smart 现车。于是 CTO 跑到公司财务部门说了一句警匪片里的经典台词:赶紧把2万美元现金装到袋子里给我!
三天后,一辆 Smart 停到了 Tesla 公司车库。穆斯克调集人手玩命改装,最终用五周半的时间手工打造出一辆纯电动版 Smart。
2008年1月,戴姆勒的一众高管来到 Tesla,穆斯克先用 PPT 给客人们介绍自己引以为豪的 Roadster,但务实的德国人并不感兴趣,他们觉得这款纯电动跑车是夸夸其谈。
他们在意的是 Tesla 的电池系统能否用在 Smart 上。穆斯克把他们带到车库,戴姆勒的前沿工程技术负责人开始并不相信这是一辆纯电动车。
他坐进车子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15分钟后他开车疾驰返回,下车后严肃地说,我们开始合作吧。
一年后,戴姆勒买下了1000套电池,Tesa 得到一份价值4000万美元的合同。同年,戴姆勒为 Tesla 给出了5亿美元的估值,然后拿出5000万美元换取了 Tesla 10%的股份。
然后正是在 Tesla 帮助奔驰开发了 B 级纯电动车,当然奔驰也为此支付了不菲的费用。要知道 Tesla 今年以来的财报能如此好看,戴姆勒做了不小的贡献。时至今日,戴姆勒所持股份被稀释到4.3%。
Tesla的技术反哺
两家公司未来合作具体会以何种形式呈现在还不确定。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说有人可以把电动车技术带入到奔驰的设计当中的话,非 Tesla 莫属了。但除了钱之外,戴姆勒用什么点燃 Tesla 和合作热情呢?
首先,可以想象的是供应链、物流甚至工厂。毫无疑问 Tesla 所有全新的运营模式。但它无法绕过的是汽车业制造环节。以戴姆勒的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可以帮助 Tesla 大幅降低零部件采购、物流运输的成本。
目前 Tesla 正在欧洲市场全力发展,在欧罗巴戴姆勒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甚至可以提供一些产能或工厂,帮助 Tesla 在当地组装、生产自己的车型。
其次,无人驾驶技术共享。奔驰刚刚公布了一辆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 S500 实现了100公里实际路况测试。而 Tesla 则刚刚着手招聘无人驾驶技术工程师准备研发。跟戴姆勒的技术合作,将会大大缩短 Tesla 推出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
第三,充电站。戴姆勒要大力发展纯电动车型,势必要解决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毫无疑问 Tesla 的 Supercharger 非常需要戴姆勒在规模和标准上的支持。
目前这些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和部署范围都很有限。一旦可以铺设成一张覆盖范围辽阔的充电网络,将会极大的推动 Tesla 销量。
不过美国人和德国人的合作挑战不小,要知道戴姆勒之前还有过不良记录。大家都还记得著名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联盟吧?这段历史对两家公司都是一段痛苦的回忆。
更大的挑战是,一家科技公司和传统汽车公司的理念差别。与戴姆勒这样的巨头跳舞,对 Tesla 而言究竟会带来什么,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