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车众航空 > 行业快报 > > 正文

李家祥:民航业将更加凸显

  • 时间:2013-05-12 14:23
  • 来源:车众航空
  • 作者:贝拉编辑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3月5日,刚刚听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就赶到了首都机场,迎接中国民航接运我撤离利比亚同胞回国的北京首都机场最后一个航班。随后,他欣然接受了民航报记者的专访。谈及刚刚接航班的情景,李家祥感慨地说:“这次中国公民的利比亚大规模撤离行动,充分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强大综合实力和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风范,更彰显了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形象。而中国民航4家航空公司及相关单位(部门)在此次行动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以及国内外的广泛好评。”

同时,他告诉记者,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蓝图。作为国家的战略先导性行业,我们描绘我国民航业未来5年的发展前景,离不开民航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持续安全理念等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二五”期间仍将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黄金期,其战略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期,我国民航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国国际地位将不断提升,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重要时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更趋完善,民航关联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大众化、多样化趋势明显。这些都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谈及“十二五”民航业发展,李家祥说,未来5年全行业投资规模将在1.5万亿元以上,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以上,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机队规模将达到4500架以上,民航业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一些媒体比较关注中小机场亏损等问题,质疑中小机场是否建多了?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新建那么多中小机场?李家祥认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方面,社会对民航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全行业对此宣传力度不够。他直言不讳地说:“过去一些同志仅仅将民航看成是一种交通运输方式,认为民航只是运几个人、拉几吨货的事儿。我们行业内部的对外宣传,也往往停留在新开了几条航线、增加了几个航班等层面上。像玉树机场、和田机场这样的众多机场,就不能简单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建设投资、运营亏损等问题。这类机场在应急救援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机场对发展中西部民航业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民航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战略作用巨大!”

“这几年来,我明显感觉到各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民航业。他们已经将民航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平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有23个省(区、市)与民航局签订了加快区域民航业发展的会谈纪要。仅2010年,就有29个省(区、市)的53位省级领导到民航局来商谈民航业发展问题,7个省(区、市)与民航局签订了加快民航业发展会谈纪要。今年“两会”期间,民航局领导仍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忙于接待各省(区、市)领导。这些地方领导主要关注两大问题,一个是开辟航线、增加航班,另一个就是希望民航局继续支持机场建设项目。

说到这里,李家祥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在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其中一个议题就是审议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涉及几个中小机场建设项目。温家宝总理说,家祥同志讲修3公里高速铁路的资金在一些地区就可以修一座机场。我回答他是这样的。同时我告诉总理,2010年,在运营的175个机场中,70%左右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仅仅约16.8亿元。而这些机场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县域,对地区GDP的贡献以万亿计。这一亏损是个小数字,小亏损却带来了大贡献。因此,常务会议上的机场建设项目获得了一致通过。”

“这几天,我接待了几位西部省(区、市)的领导,他们讲,从地方财力上讲,西部无法像东部那样投入更多的资金扶持民航业发展,但仍然下决心尽量拿出部分资金搞机场建设,原因就在于不能单纯从盈利角度看待机场作用,而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待机场的综合效用。”因此,为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修建56座机场,迁建机场16座,改(扩)建机场91座,全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将达到4250亿元。“这些机场建设项目大多数位于中西部,我相信,这些机场项目建成后,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李家祥告诉记者,腾冲机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2009年腾冲机场建成通航,当年机场吞吐量就达到了25.5万人次,腾冲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6.8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3.5%,比全国快4.8个百分点;带动当地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比通航前分别增长了14%、29.6%,带来客商数量比2008年增长60%。2010年,腾冲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率更是高达80.8%,远高于全国机场平均水平。

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全行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内涵做强与外延做大的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近年来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我国经济领域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民航业也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这既是实施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迫切要求。”

当记者问到“我国民航业始终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协调问题。您如何看待东中西部民航业发展不平衡以及干线与支线航空、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国内与国际航空、客运与货运发展不协调这五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时,李家祥表示:“这五对结构性矛盾客观反映了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需要跳出民航业,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认识、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我国民航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协调等问题,既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行业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等问题在民航业的具体反映。我们只有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世界民航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才能更好地推进行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看待民航业的结构性矛盾,要更科学地选择比较的参照物和评价指标,不能仅仅描述现象,更要反映问题的本质。”

“最近我对这一问题做了一定的思考、归纳。”李家祥分析,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民航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主要体现以下五对基本矛盾:一是社会需求巨大与关键资源不足的矛盾(比如,空域资源就已经成为民航业发展的瓶颈);二是行业快速发展与安全基础不牢的矛盾;三是战略地位凸显与体制机制不顺的矛盾;四是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矛盾;五是行业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这五对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内涵做强与外延做大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民航业还面临着以下四方面的结构问题:一是东中西部民航业发展不平衡,亟待提升支线航空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民航业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联动发展不足,亟待建设以机场为中心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是民航企业不同运营模式和分工合作格局尚未形成,亟待提升大网络型客货运航空公司和大型国际客货枢纽机场对全行业整体发展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带动作用;四是通用航空滞后于运输航空发展,亟待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对通用航空快速增长的各种需求。这四方面的结构问题,集中表现为民航业发展还不能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总体战略发展要求。

“逐步解决我国民航业发展中的五对基本矛盾、调整四方面的结构,总体思路应该是行政推动转方式,市场引导调结构。这里所讲的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上述归纳的‘内涵做强’问题,内容包括全行业必须坚持走安全发展的路子,不断提升运行品质和服务质量,增强航空运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

“十二五”是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期,也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关键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上民航局适时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民航业一些增长结构已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民航局适时出台了十项措施,其中就包括支持和鼓励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民航业的发展、出台支线航空和支线机场的补贴政策等,因此,两年多来,民航业发展出现了中西部快于东部、小机场快于大中型机场等结构变化的可喜局面。”谈到这里,李家祥从手边的一叠材料中指着一组数据给记者看。以2010年为例,旅客吞吐量高于全国16.1%这一平均水平的有16个省(区、市)机场,西部地区就占了7个。其中,新疆为41.9%,内蒙古为31.7%,宁夏为28.33%,青海为27.92%,甘肃为26.01%,陕西为18.86%,西藏为16.87%。同样,货邮吞吐量高于全国19.4%这一平均水平的有18个省(区、市)机场,西部地区就占了6个。其中,青海为92.4%,内蒙古为46.8%,宁夏为34.57%,陕西为24.64%,新疆为23.63%,贵州为19.6%。

随后,李家祥又向记者介绍起了新疆民航业的发展情况。“2010年6月18日,民航局在乌鲁木齐召开了‘加快新疆民航跨越式发展座谈会’,会议结束后,我当场召集四大航空公司与会领导,要求他们抓紧落实航线航班计划,限期开辟或增加19个对口援疆省(市)至新疆航线,加密至新疆和疆内航班。据统计,去年新疆民航旅客运输量达1169.89万人次,同比增长41.89%。而在7月份,旅客运输量首次单月突破百万,达到123.9万人次,同比增长64.7%;7—12月,旅客运输量701.8万人次,同比增长63.3%。”

谈及支线机场建设发展问题,李家祥告诉记者,去年11月18日,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均在有关报告上对支线机场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近期,民航局已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公安部等有关部委深入调研支线机场的空管投入、公安体制、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举措。“相信相关措施陆续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支线机场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我国民航业发展还呈现出国际航空运输快于国内航空运输、航空货运快于航空客运的特点,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达到1928多万人次,比2009年净增45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9%。李家祥说,这些都与民航局出台发展国际航空运输和航空货运政策、引导和鼓励我国航空公司开辟国际航线、加强航权使用监管、规范国际航线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争取相关部委给予国际航线营业税的减免政策等密切相关。进一步提高我国民航业的国际竞争力,李家祥依然强调以前的观点:“对外竞争要形成拳头,国内竞争要良性有序。”

对于今后几年民航业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工作,李家祥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巩固我国民航业的良好发展势头,需要进一步推进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今后10多年,民航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逐步调整行业结构的最佳时期。这项工作已水到渠成,如顺势而为,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我认为主要工作抓手有两个:一是要把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民航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其中,要重点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争取国务院年内出台加快民航业发展若干意见;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发展民航业的积极性,尤其是积极支持有关省(市、区)建设民航大省或民航强省战略;与相关部委密切沟通合作,形成促进民航业发展的整体合力。二是要把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产业政策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构建促进民航业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体系。其中,要进一步清晰行业发展思路,抓紧制定完善我国民航业发展产业政策;全面梳理行业有关经济政策,重点解决政策的一致性和差异化等问题;围绕加快发展中西部民航业、支线航空、国际航空、航空货运以及通用航空,形成一揽子财税扶持等民航公共政策体系。”

确保安全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关键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突出抓关键人员的资质能力

每次采访,安全问题都是李家祥局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到民航局工作3年多来,确保航空安全,一直是我考虑最多、最重的问题。近年来,民航局党组对安全工作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系统思考,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从民航安全工作常态化出发、努力建立长效机制,2008年民航局党组提出“持续安全”理念,重点抓民航安全的理念、队伍、规章、责任和设施等体系建设。经过调研和深入思考,又提出从九个方面前移安全防范关口,强调从规章和责任的结合上抓落实。去年上半年,针对我国航空运输市场持续旺盛,一些航空公司不顾自身安全保障能力,超裕度运行、超能力发展等问题,在各种场合敲警钟,要求全行业保持清醒头脑,强调“三个力戒、三个防止”,即力戒骄傲自满,防止麻痹思想;力戒盲目乐观,防止心中无数;力戒驭下不严,防止管理松懈。“特别是‘8·24’以后,民航局及时出台了加强全行业航空安全工作的21条举措、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27条举措。我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要严把关键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机长的资质和能力关,要严格落实各生产运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在今年的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和全国民航工作会上,分别作了系统的报告。”

“年前年后,不少人问我,安全工作涉及那么多方面,为什么单单强调资质能力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呢?我告诉他们,在影响安全的众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危及飞行安全的首要因素,而飞行、机务、空管和运控等关键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机长的个人素质,更是确保飞行安全的关键所在。同样,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责任体系中,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民航,各生产运行单位既是生产运行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抓安全当然必须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抓住了这两个方面,就抓住了安全工作的‘牛鼻子’”。

不过,李家祥也向记者表示了自己对安全工作的一些担忧:“近期我们发现,有的民航单位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并不那么到位,工作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民航局在去年年底下发了《民用航空运输机长职责》,以期通过机长队伍建设,带动飞行员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但时至今日,在一些航空公司中,甚至连飞行部大队长这样的飞行管理干部都对《机长职责》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机长了。其实各航空公司应该以《机长职责》的出台为契机,细化对机长队伍建设的要求,促进这方面工作的落实。同样,民航局机关一些同志向我报告,有些单位的‘一把手’在参加今年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和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时,并没有全程出席会议,甚至个别同志整天都不在会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或法定代表人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上级的要求都无法及时掌握、深刻领会,落实的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

“近年来我们还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有些单位领导向民航局汇报工作时,只提企业发展和经营效益情况,对安全工作情况却只字不提。这些细节现象,正是我所担心的。”李家祥坦言,“我国民航业发展速度这么快,我现在不担心做大,但更关心做强,特别是担心安全问题。因为在快速发展时期,大家很容易头脑发热。如果各单位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追求发展和效益上,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服务、安全与训练等方面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运营,影响行业的整体安全形象。”李家祥强调,所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生产运营单位要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是法定代表人必须对安全生产负总责,落实安全规章标准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组织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安全资金投入主体责任,落实员工队伍建设主体责任。其中,在落实员工队伍建设主体责任中,首先要围绕飞行、机务、空管和运控等关键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机长的资质和能力,严格把好准入关、养成训练质量关、转型升级标准关、实践能力关和重点人员关五个关口。民航各级监管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责任以及采取各项监管措施,都要围绕强化各生产运行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展开。

采访即将结束,李局长殷切地叮嘱记者:“进一步发挥好民航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需要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你们记者也有一份责任。你们的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重点要借助于《中国民航报》这样的主流行业媒体平台和资源,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激发全行业投身于建设民航强国的热情,二是让社会和旅客更加了解民航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