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车众传媒 > 车众动态 > > 正文

文化+”投资概念促进文化产业逆势上扬 净利润增幅最高5504.9%

  • 时间:2020-11-21 20:41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网
  • 作者:梁文艳

A股市场文化类上市纷纷晒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近日,A股共有247家公司已发布年报,其中,2015年净利润的56家文化类上市公司无一例外地全部实现盈利,其中,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家,文化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幅最高竟达5504.9%。

  据业绩快报显示,中南传媒2015年实现利润总额18.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66%。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之所以文化类上市公司几乎都赚得盆满钵满,其背后离不开“文化+”投资概念。

  那么,何为“文化+”呢?在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昶看来,“文化+”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是指文化与所有领域的融合,不仅仅是产业,也包括社会、生态等。

  李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一方面能够使文化与相关领域彼此互相提升、共同发展,如“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等;另一方面能够使相关领域产生化学反应,以文化为核心,促进各个领域内涵的提升,增强其文化属性,提高其附加价值,如“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农业”、“文化+建筑业”等。

  一组数据显示,在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9%左右。

  据记者了解,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关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另外,在文化创意方面也得到了快速提升,文化类的企业生产了更好的文化产品,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服务。例如,在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40.69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271.36亿元。

  “当前,骨干文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第七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显示,骨干文化企业的总体规模实力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李昶告诉记者,小微文化企业遍地开花,文化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中领域,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去年新注册小微文化企业呈现“井喷”之势,“蚂蚁经济”现象突显。文化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文化与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15年文化产业资金流入3241.8亿元,包括股权融资、债券、众筹、新三板挂牌后融资以及上市后融资的规模等,均大幅增长。

  通过业内人士的分析,文化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巨大也与我国的相关政策“红利”有关,因此,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速平缓的情况下逆袭上扬。

  “这首先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了文化企业的活力,如审批制度改革、行业门槛降低、税收优惠政策等。”李昶表示,另外,如资本市场的青睐,助推了文化企业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创意水平提高,向社会提供了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理念的转变,扩大了市场需求。李昶进一步强调。

  面对文化类产业的迅猛发展,未来的发展也值得期待。李昶认为,未来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即内容为王。另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文化走出去,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李昶进一步表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2.图片车众网引用于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车众网(www.careveryone.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