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研发基地。但跨国车企的大手笔投入在不断提升中国汽车研发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成本的快速提升。
2016年4月21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显示,从2007年至2015年的短短八年时间里,汽车行 业(含汽车企业及上有零部件企业)的总研发金额从2007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110亿美元,占全球汽车行业研发支出的11%,仅次于美国(27%)、日 本(15%)与德国(15%)。
但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业务合伙人金军表示,与全球领先的汽车企业相比,中国车企无论在研发投入或者创新能力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在研发支出上仍然有 上升空间。普华永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中,有90亿美元来自境外,占比81.82%。而且跨国车企在华的研发投入仍在极速扩 张。
普华永道思略特高级经理白宇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已经令跨国企业改变了对华研发投入的态度:过去是应付政府的政策要求,而现在才是真正的投入。
猎头公司Dunville达威咨询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第一财经记者展示了一组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投入的数字:对比2014年的数据,他们今天研发人员 的总量增加了近一倍。但仍有较大缺口。根据介绍,研发投入最快的是汽车电子等部门(含无人驾驶、车联网、新能源等概念),像伊顿、法雷奥等的汽车电子部门 2016年仍有近200人的增员计划。其他传统传统业务的研发部门却相对没有增加太多。
但在整体人才储备不足的状态下,突然增长的市场需求,正在加速整个行业的变革。
根据介绍,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底子差,真正的民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都从2000年之后才开始,而且中国的大部分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领域的相关人 才都是在博世、大陆电子等跨国企业成长起来的。而中国国有企业尽管也在早期网络了一大批优质的专业人才,但企业的起点太低,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相关核心 产品也大都采用外采,造成了国有企业留不住人、民营企业招不到人的现状。
“现在,大家挖人,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和项目负责人,都是从跨国企业寻找,但这些人太少,而且薪水基本都需要double(翻倍)的”。但上述猎头公司的朋友表示,跨国企业却并不是目前市场上能够给出最高薪水的企业。相反互联网、甚至民营企业往往能够拿出大笔资金挖人。
在跨国企业加速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本土的车企也在加快研发输出,与跨国企业在华投巨资扩展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的研发时,中国企业正走出去收购国际相 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尽管大多还集中在传统的造型设计、传统零部件产业,但在汽车电子方面也颇有收获。如长城、长安等车企在德、美、日等国家的研发中心投 资;如刚刚宣布进入资产收割期的均胜电子,就已经成功收购美国的KSS公司和德国TechniSat DigitalGmbH,Daun公司的汽车信息业务板块,完成了在无人驾驶和车联网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全球布局。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2.图片车众网引用于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车众网(www.careveryone.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