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日开幕的201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多位来自政府部门和业内的人士表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遭遇的发展瓶颈,中国亟待通过制定汽车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法制化管理体系,同时借助“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助推中国汽车业的转型发展。
在“黄金十年”增长期,中国汽车工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00年到2010年间,增速一度高达4%左右。到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规模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汽车业在自主品牌及新能源领域方面取得的成效尤其显著。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说,今年1至8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500万辆,自主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1%。
新能源正在成为中国国产汽车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1至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1.8万辆和1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7倍。“今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卢卫生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步伐不断加快,产销量增速由2011年的0.033%跃升到今年上半年的0.614%。
目前,中国正在多个政府部门协同下,推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工作∑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建湘介绍,从2013年1月到今年7月底,39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4.7万辆,占全国总保有量的66%。
不过,东风汽车(9.93, -0.21, -2.07%)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长安汽车(13.73, -0.30, -2.14%)总裁朱华荣等业内人士却在今年普遍感受到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瓶颈。“今年已经过去了8个月,只有两个月同比是增长的,其他6个月都是负增长的,尤其是以7月份同比下滑最为严重。”朱华荣说。
“今年1至8月份累计销量为零增长,未来形势也不容乐观,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卢卫生指出。
专家普遍认为,汽车产业增速由高速转为中低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更加频繁,产业发展需依靠更多创新驱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尤其是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保问题,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指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在管理体制机制、产业链和业态、技术、国际竞争压力、学科和人才、消费者研究等多个方面都面临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
钟志华认为,刚刚出台的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有望推动汽车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的支撑下,汽车技术发展的瓶颈可能更容易突破,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会更快”。
与此同时,全球开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这也为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带来机遇。互联网企业积极进入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技术正在重塑汽车新形态。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有必要制定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和创新通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卢卫生指出。
他认为,应提出2016-203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改革任务及政策取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应当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金融市场化、法治化体系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增强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内生创新活 力。”他建议,要尽快构建汽车行业法治化智能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向法治化、市场机制转变,要推进税制改革,建立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袁建湘表示,“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将继续把新能源技术创新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希望汽车产业界与信息、通讯、电子电力、材料、能源等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和推进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工作。
“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和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行业法治化管理等方面实现突破。”瞿国春说。
原标题: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转型拐点 亟待改革与新技术助力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