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高开高走的中国车市,今年上半年,突然改变原有运行轨迹,直接调头向下,市场“降”字当头。
最为直观的便是每月中汽协发布的统计数据,1月份,我国汽车整体销量增速为7.6%,实现了开门红。然而,到5月份,整体汽车销量不足200万辆,同比反而下滑0.4%。
高开低走,短短5个月时间,车市从一边红火突然遭遇寒潮,许多车企与经销商始料未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救市高潮。
4月份,上海大众主动启动“降价”,掀起了过去10多年中国车市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次“价格战”,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京现代、长城汽车纷纷应战,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试图聚拢人气,为下半年市场寻求支撑。
与此同时,车企在库存系数长时间高位运行的背景下,也向市场低下了头,主动调整商务政策,下调年度目标,以维护经销商渠道的平稳运行。
降速从增长7.6%到下滑0.4%
“1月我国汽车工业开局良好,产销总体延续了上年的增长态势,实现开门红。”今年2月份,中汽协在统计1月份汽车运行数据时,对市场进行了如此描述。这也代表了当时市场行情,大部分车企与经销商对于今年的市场,依旧停留在之前一直乐观的运行轨迹中。
从 数据来看,车企确实没有看空的理由,2015年依旧是个高速发展的一年。1月份汽车销量为231.96万辆,同比增长7.6%。其中,乘用车产销形势更为 良好,当月销量为203.8万辆,拉动了汽车总体增长,而产量继2014年12月份后再创历史新高;而与去年同比来看,产销分别增长15.1%和 10.4%。
然而,车市寒潮却不期而至,市场危机总在不经意间到来,调整如此之快,下滑幅度之深,让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叹为观止。
统 计显示,3月份我国汽车销量为224.06万辆,同比增长仅为3.3%,增幅同比回落5.9个百分点;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97万辆和 199.45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增长0.6%,销量下降0.5%;5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6.42万辆和190.3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 降5.6%和4.6%;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下降0.6%和0.4%。
至此,前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4.44万 辆和1004.6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2.1%。月度累计增幅继续回落,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6.2和6.9个百分点。这也让不少市场人士 感叹,在过去的1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车市迎来了调整最为激烈的一年。
整体市场的不景气,让市场上的主流车企大为受伤,曾经无限风光的车企也得勒紧裤带过日子。
6月上旬,过去曾经被披露为员工发放50多月工资的一汽大众,传出了消息,员工奖金相比往年出现了回落,原定2天的厂庆调整为17天的假期,被员工戏称为史上最长假期。
从 一汽大众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6月份售数据为12.96万辆,较2014年同期下滑19.9%。而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的大众品牌,一季度市场份额 出现了大幅下滑,统计数据显示,大众集团今年一季度在华市场份额猛降至18.0%,而去年同期的市场份额是21.3%。
降价车企主动降价欲扭转颓势
面临着十几年来市场最为激烈的一次调整,车企也祭出了促销大招。从加大各种市场活动,到最后频频“降价”,试图通过直接让利来提振车市人气。
6月下旬,一条“降价”促销消息,再度让市场不太平静,长城汽车宣布旗下哈弗H6运动版、哈弗H2全系车型,可分别享受6000元和5000元的价格优惠。这是第一家主动将最热销的SUV车型进行降价促销,也将降价潮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可以说,“降价”成为了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而率先祭出降价大旗的则是,稳居市场销量第一的上海大众。
4月5日,上海大众推出“非你不价,钜惠风暴”市场活动,旗下途观、帕萨特、Polo、凌渡、朗逸、途安等车型降价最高10000元,并提供形式多样的汽车金融、售后服务优惠等。
作 为市场的主流品牌,上海大众降价举措,如同推倒了车市价格的“多米诺骨牌”。一时间,长安福特、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雪铁龙、上汽乘用车、广汽丰田等 车企迅速跟进,纷纷对旗下车型进行形式各异的促销,包括购置税减免、汽车金融、二手车置换等,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5月12日,上海 通用正式加入降价阵营,车市再度进入了新一轮降价高潮。与之前多家车企的促销相比,上海通用不仅降价幅度更大,而且覆盖了更多车型。上海通用旗下别克、雪 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的11个主力产品系列,共计40款车型,无一例外都启动了降价。包括凯迪拉克ATX-L、XTS、SRX与CTS,别克凯越、昂科 拉、君越与君威GS,雪佛兰科帕奇、创酷及科鲁兹经典等主力车型,指导价下调1万到5.39万元不等。
然而,车企的连续降价并未对车市带来利好刺激。从最近两个月销售数据来看,市场依旧按照自身的走势继续调整,整体车市销量增速逐月走低,经销商库存保持高位运行。
一名经销商集团负责人坦言,5月份作为传统旺季,加上车企启动多轮价格轰炸,市场却毫不为所动,这是最近几年车市少有的状况。
分析指出,车企的本轮降价,更多是为了维护经销商系统的稳定,有助于进一步统一市场的优惠,缓解经销商让利的直接压力。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总裁钱惠康也表示,降价最主要就是给客户也给经销商一个比较合理的建议价格,对于通用整体利润来说影响并不大。
降任务库存催生流通体系新格局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6月份库存预警指数为64.6%,比上月上升了7.3个百分点。这组数据,正是今年汽车经销商面临最大困境的一个注脚。
今年以来,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经销商库存压力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连续多月在警戒线之上高位运行。
数 据显示,2月份,我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89,环比上升58%;3月份,我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7,环比下降6%,同比上升 28%;4月份,我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67,环比下降6%,同比上升10%;而5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0,环比上升2%,同比 上升11%。
这可以看出,自2月以来,无论处于旺季还是淡季,经销商并未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喘息时间,库存压力始终在警戒线高位运行,部分品牌甚至接近“3”。
分析指出,经销商库存的高企,一方面是市场突然掉头向下;更为关键是,车企面对着市场环境的激烈变化,未调整之前的商务政策,以及调整生产计划。而经销商库存压力高企,让经销商与车企的矛盾不断地激化,这也让去年底经销商与车企之间的博弈再度延续。
目前,为了维护经销商体系的问题,在降价等市场措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车企已在不断调整商务政策。
4月份,宝马率先下调二季度销量目标,经销商只需完成第二季度85%的目标,即为完成任务。与此同时,宝马在全国经销商投资人会议,主动就下半年的发展计划与经销商们进行坦诚沟通,双方达成共识,这也开启了经销商与车企的一个全新关系。
5 月份,捷豹路虎在终端市场销量加速下滑,经销商库存高企的情况下,调整了之前的商务政策,包括提高一季度的模糊返利金额,加速关键项目的奖励支付,提高奖 励的付款流程;从第二季度开始,引入经销商一个月配件销售信用,捷豹批售贴息项目将延伸为60天免息支持;精简国产极光5月与6月经销商的市场费用支持项 目等。
此外,东风日产为了冲刺“百万辆”目标,也调整了对经销商的考核方式,从“提车”调整到“交车”,从源头上缓解了经销商的销 售压力,实现了净销售的低库存。并启动了手拉手工程以及强化基础管理、强化市占率导向等四大商务政策,为经销商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空间。
为何上半年车市会如此激烈调整?从整体上来看,主要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过去几年汽车的高速发展,其社会负面效应正逐步呈现;股市激烈波动吸引更多资金入市,削弱市场购买力。
那么,下半年车市会有怎样的走势?V型反转、U型走势,还是L型的持续调整?
仔细分析市场各板块行情,车市本轮的调整,部分细分市场“牛市”的趋势十分明显,涨势可期。
其中,新能源车上半年以来,呈现出数倍的增长,预计下半年在政策持续发力,以及车企加速布局的背景下,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与日系品牌,在成功找到差异化竞争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挖掘SUV与MPV两大细分市场的机遇,有望实现逆势飘红。
此外,平行进口车在政策的背书下,随着反垄断调查的不断深入,也将会呈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力,市场将延续放量大涨
7.85万辆!
7 月7日,工信部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累计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3.63万辆,同比增 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2.04万辆,同比增长4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55万辆,同比增长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6406辆,同比 增长74%。
每月上旬,在工信部发布的统计信息中,新能源汽车始终传递着好消息,产量均呈现出数倍的增长,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这背后,则是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车企不断开拓新产品。
今年以来,在基础建设方面,打破充电桩的瓶颈已经成为政策发力的又一着力点,广州、成都、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
其 中,广州市通过《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新建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18%的比例建设或预留充电设 施(接口)。与此同时,对除个人投资建设的自用充电桩(机)以外充电设施,给予投资额(不含土地费用)30%的财政补贴。与北京、上海(30%补贴)相 当,高于杭州、宁波(20%补贴)。
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基础设施瓶颈,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将会加速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尤其是下半年的市场表现。
除了现有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定调政策的框定,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确定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将以新能源汽车为契机,培育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更 为关键,该战略从具体的领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阐述,其中我国未来10年汽车产业将主要突破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整车以及配套技术,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 轨。就是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 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而到2025年,要实现两家整车企业销量进入世界前10,海外销售占总销量的10%,而核心配套能力明显增 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实现批量出口。
并且,为了进一步搅动新能源车市场的活力,《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也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出炉,并下调了新进电动车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
在 车企层面,为了抢占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制高点,新品投放正呈现出了不断加速的状况。知豆、比亚迪、宝马、大众、通用、特斯拉等相继推出了庞大的市场计 划。其中,大众中国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实现15款新能源汽车国产;上海通用在未来五年将有10款以上新能源车将覆盖各种新能源车型等。
日系:新车发力,市场春暖花开
6月刚结束,广汽丰田便迫不及待地晒出了“成绩单”,当然,这是一份成绩斐然的业绩,是面对市场低迷最大的回击。
数 据显示,6月份,广汽丰田零售销量比去年同期强劲增长34.7%至37453辆;至此,上半年以197668辆的销量超额完成计划目标,同比增长 20.3%。其中,双旗舰车型全新凯美瑞、全新汉兰达均取得不错业绩,全新汉兰达4月上市后累计订单超过4万辆,而随着产能上升,6月实销8983辆;而 全新凯美瑞实销近万辆,凯美瑞系列超过1.2万辆,上半年总共销量为6.6万辆,位居中高级车细分市场前三甲。
然而,广汽丰田交出的业绩,在整个日系品牌中并非最好,广汽本田、一汽丰田、长安马自达等日系合资车企均取得了类似成绩。这意味着,日系品牌率先从车市寒潮中走出。
为何在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日系品牌能走出独立的市场行情?
“其实,年初之时我们都觉得有点意外,一直以来,我们在内部不断的总结经验,以进一步巩固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一家日系品牌的相关负责人曾对本报表示。
分析指出,日系品牌的持续走暖,一方面是在前几年的低迷之后,各日系品牌加强了市场竞争,尤其是车市进入微增长通道后,对细分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产品布局的不断完善。
以 广汽本田为例,今年以来,市场最热销车型为飞度、奥德赛和缤智,三款车型在设计之初均加入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奥德赛与缤智分别切入了中国增长 最快的两个细分市场——MPV与紧凑型SUV。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日系品牌借换代车型和新车型,精准定位的市场趋势,成为日系品牌销量回暖的 重要引擎,尤其体现在SUV细分车型中。
另一方面,日系品牌之前中庸平稳的形象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则是顺应潮流的“年轻化营销” 和全面升级的服务,这成为驱动销量攀升的重要内因。据了解,广汽本田刚与阿里巴巴“村淘”项目联合,将电商深入到4S店无法覆盖的区域,并以“夏季服务 月”为契机,在广本天猫旗舰店上线售后服务专区,为客户提供原厂保养、原厂配件及延保服务。
按照现有产品规划,日系车下半年还将陆续投放众多新品,在一系列商务政策、市场营销的配合下,日系品牌将会持续着现有的增幅。
中国品牌:搭SUV热潮强势反弹
今年以来,市场在寒流中一片萧瑟,尤其是之前的市场主宰者——合资品牌,在市场调整中备受打击。5月份,在排名前10的车企中,共有6家合资车企出现销量下滑,而一汽-大众更是以22%的跌幅位居榜首。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品牌却在市场调整中逆势上扬。如果说,去年中国品牌在市场中苦苦支撑,那么今年以来将是扬眉吐气的半年。
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3.31万辆,同比增长8.2%,市场份额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前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361.28万辆,同比增长17.3%,市场份额42.1%,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个百分点。
其 中,轿车销量107.99万辆,同比下降8.3%,市场份额21.9%,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SUV销量120.46万辆,同比增长101.5%, 市场份额54.4%,比上年同期增长14.5个百分点;MPV销量79.14万辆,同比增长22.3%,市场份额88.9%,比上年同期增长3.2个百分 点。
为何中国品牌能逆势飘红?上述数据其实也给出了答案,正是紧紧抓住SUV市场高速发展的机遇,以前瞻性的产品布局获得了成功。
5 月份,我国SUV产品销售45.93万辆,同比增长43.9%。而在5月份SUV销量前10车型排行榜中,哈弗H6以2.4万辆的成绩,牢牢占据着市场的 第一;长安汽车CS75则以1.5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三;而长安汽车CS35、江淮瑞风S3、北汽幻速S3、长城汽车哈弗H2则分别位居第5、7、8、10 位。
分析指出,中国品牌争抢SUV市场能获得成功,得益于差异化竞争。一方面,中国品牌产品集中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也就是售 价在6万至10万元区间,这包括瑞风S3、中华V3、哈弗H2等;另一方面,中国品牌在价格区间在10万至18万元的中型SUV市场,也主打“高性价 比”,这包括了传祺GS5、长安CS75、哈弗H6等等。
除了搭上SUV市场的便车,中国品牌的增长也呈现出了体系竞争力的强化, 尤其是在售前与售后的服务领域。日前,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了2015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M(SSI)报告,中国品牌消费者满意度平均 得分为632分,比去年增加了31分,增长速度领先于其他各系。
可以预见,在寻找到差异化竞争,以及在综合实力不断得到提升的基础下,下半年市场中国品牌将会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平行进口车:
破局在即,增长潜力巨大
海 关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共进口汽车8.8万辆,同比下滑30.3%;而前5个月累计进口汽车43.8万辆,同比下滑22.3%。从前5月各个月表现,我国 分别售出进口车79480辆、60399辆、89958辆、74482辆和75502辆,同比分别下滑20.8%、16.6%、21%、21.3%和 25.1%。
随之而来,则是进口车价格的不断下探,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5月份进口车平均优惠幅度为-11.8%,环比增加0.6%,达到8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与进口车市场不景气形成鲜明对比,平行进口试点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短短半年时间,我国已经在上海、深圳、天津、广州主要四个城市铺开。
有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平行进口汽车量将达20万辆,同比增长近1倍;到2020年将达40万辆,占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20%以上。
6月份,广州市商务委正式发布《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关于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在自贸区南沙片区组织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与之前3个试点自贸区相比,广州对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十分看重,为了加快实现规模效应,设置了两套条件,放松准入门槛。
其 中,第一套方案与上海、深圳、天津等地基本一致,要求从事汽车销售业务5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上一财务年度汽车销售额超过4亿元;另外一套条件则降 低了门槛,仅要求从事汽车进口业务3年以上、具有最近2年连续盈利的经营业绩,上一财务年度汽车进口汽车金额超过7000万或进口汽车数量超过了150 辆。
分析指出,进口车市场的不断加速下滑,一方面是在整体宏观经济调整企稳的状况下,市场调整不断加剧;另一方面在平行进口政策的不断加速铺开,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部分消费者的持币待购。
在试点城市不断扩充的大背景下,平行进口汽车作为市场的“新鲜事物”,虽拥有价格优势,但也遭遇着各种问题,比如售后服务、三包服务等。与此同时,车企为了保证进口车业务的利润,正在海外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贸易政策等限制平行进口车的车源。
原标题:2015上半年车市总结:降字当头;2015下半年车市展望:涨势可期?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