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社会各界征寻过意见的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最终版本仍在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新《办法》目前已进入部委的会签环节,由于各方对这一管理办法的意见尚未达成统一,最终版本推出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据记者了解,新《办法》将取消在中国实施了十多年的汽车品牌授权销售制度,非授权销售方式有望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售后服务领域的多元化与开放式经营或将全面开启。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大尺度的放开需配套政策的出台和市场诚信体系的建立。
瞄准品牌授权模式
2014年12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并有消息称,新《办法》有望在今年1月正式公布。
对此,一位汽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新《办法》已进入部委会签阶段,最终何时出台还不得而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修订《办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厂家和经销商一直存在的不平等关系,并剔除老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与《反垄断法》不一致的条款。”
从去年开始在汽车流通领域频频开出的罚单来看,监管部门对于汽车流通领域中的垄断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
业内有观点认为,以品牌授权经营为核心的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是垄断的始作俑者。根据新《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条款,汽车经销商是从事汽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活动的经营者。这一新定义,无疑淡化了经汽车供应商品牌授权的制度。
相关配套政策欠缺
随着授权制度的取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汽车厂商的经营行为也进行了较多限定,比如厂家不得实施产品搭售、规定销售目标等行为、不得规定经营场所面积等;同时,要求汽车厂家向售后服务商公开技术信息,并不得限制零部件供应商的销售对象。
对此,一位汽车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年前实施的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汽车销售的需要,但是在各项配套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全方位开放汽车市场的准入与经营,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
他举例称,就放开汽车配件市场而言,目前在我国诚信体系还未建立,流通在市场中的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而在对社会维修厂的经营行为与规范尚缺乏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放开经营很可能将扰乱市场,并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今年1月1日,交通部等十部委共同印发的 《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该《意见》明确要求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原厂配件企业、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 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标的独立售后配件;允许授权配件经销企业、授权维修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或终端用户转售原厂配件;车主享有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汽车 的权利。
《意见》的实施,意味着汽车原厂配件不再成为4S店的专供品,也意味着汽车维修配件的垄断局面终于被打破。但业内人士评价称,《意见》对社会维修机构的行为并未做强制性约束。
新市场规则愈发重要
2014年年中,发改委在汽车流通领域启动反垄断调查,以涉嫌价格垄断等为由对包括奥迪、克莱斯勒等汽车厂商及经销商开具了高额罚单;2014年年末,又出现了宝马经销商联合“逼宫”厂家的极端事件,这导致汽车品牌授权制度由修订转为取消。
对此,上述汽车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厂家和经销商的权利和责任如何界定,不管未来汽车零配件市场放开的尺度有多大,最终的决定者都应该是市场,《办法》需要做的只是指引方向和确定发展原则,而不宜做过于细致的规定。”
汽车经销商的态度更为积极。一位经销商集团负责人表示,“如果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模式由市场决定,一旦厂家规定的条款经销商不满意,我们可以签订代理合同,如果签订了就照章执行。”
自2014年10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后,汽车“大卖场”、汽车“超市”等销售形式受到鼓励。今年年初,庞大汽贸就公开表示,已在秦皇岛等地建成汽车超市,未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余家类似的经营场所。
汽车厂商也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求变革。广汽集团开始酝酿为广汽传祺、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等旗下品牌搭建统一的销售渠道。近日,华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申花 控股也发布公告称,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河南开封兴建汽车博展园,经营范围包括中华、金杯汽车的销售、零部件销售等。
可以预期,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模式必将发生变革。在这一趋势下,新市场规则的建立显得愈发重要。
原标题:新办法静待“靴子落地” 市场唤醒流通模式变革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