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发展较快,但波动性较大。前两年,自主品牌的增速都是略高于合资品牌,但从2013年9月开始,自主品牌增速逐步落后于合资品牌,造成“九连降”的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后日系品牌逐步恢复的市场挤压传导;其次德系的老三样换代产生连锁反应,大量合资品牌低端车型进行产品和价格促销调整,导致自主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自主品牌的主力厂家——奇瑞和吉利等都开始品牌收缩的调整,短期内影响了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
自主品牌增长放缓主要是轿车市场的拖累。近期自主品牌进入低谷期,主要原因在于轿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合资品牌在A级低端市场推出一些换代的有竞争力的入门级车型,有效地争取了入门级消费群体。
自主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竞争优势下降,然而在A级SUV市场走势较强,很多自主车企把主要资源放在SUV产品的推广上,形成SUV市场自主品牌较强竞争力。但SUV市场的空间有限,该领域市场增速高于合资品牌,仅仅是基本弥补了轿车的销量下滑,没有提供有效的增量。
如今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清晰的品牌形象和品质、技术不断升级的可靠产品才能确保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信任感的不断增强。
在市场布局方面,自主品牌发展应该是面向国内主流消费者,而不是过分聚焦某细分市场,否则抗风险能力将会下降。
未来自主品牌仍应以国内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了解需求并超越消费需求,同时建立自己可持续的技术支撑体系。近期几大集团的自主品牌表现很好,其原因也是有相应的基础产品技术体系,如一汽轿车(000800,股吧)的马自达技术支持,上汽的通用和名爵的产品技术、东风的PSA技术支持等。这些大集团核心自主有可持续的合资企业利润支持,大集团核心自主品牌形成有技术、有资金、有人才的组合优势。而自主品牌独立车企缺乏合资技术的有效支持,奇瑞、吉利都出现调整,长城和比亚迪专注于SUV和新能源,但发展的瓶颈仍较明显。
强化市场研究,挖掘主流市场的好产品是自主的发展方向。自主品牌在建立可持续的产品技术和资金资源等保障的情况下,仍需务实发展主流市场的高销量产品,国内主流市场的需求细分较多,很多消费者更容易被自主的产品所吸引,中庸大气的外观、适度偏大的车型、丰富实用的配置、可靠的产品品质。
作者系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