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百事饮料、本田汽车、贝莱德、美铝、德意志银行、沃达丰、迪斯尼、金佰利、美泰……这些企业有什么共同特征?过去15年中,这些高绩效企业被合益咨询(Hay Gro p)效能研究中心所跟踪,其五年平均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几乎是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两倍。在15年中都出类拔萃,这些企业靠什么“赢”?合益咨询东北亚区总裁陈玮表示,通过比较全球50家高绩效企业和其他普通绩效企业,合益咨询集团发现前者领先的秘密即在于他们在三个维度做得与众不同,并且善于与时俱进。
这三个领域包括:战略效能、组织效能和领导效能。所谓战略效能,指的是组织需要对战略方向和重点达成共识,以此塑造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又能做到上下同欲。
组织效能指的是组织能够根据环境和战略重点的变化,持续不断地优化组织模式,使之高效敏捷,同时能够营造一个卓越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在组织中高效地工作。所谓领导效能,指的是企业重要的各级领导人,能否随需应变地调整领导风格,以形成一个高绩效的组织气氛。陈玮说,合益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持续高绩效的企业在战略效能、组织效能和领导效能三方面是全能冠军。在这一“赢”模式中,战略效能、组织效能和领导效能,互相依赖,互为整体。
调研显示,当一个企业拥有高战略效能、组织效能和领导效能时,其在资产回报率上将达到40% - 60% 的提升,并能减少54% 的员工主动离职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陈玮认为,中国企业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知彼”,比如去了解市场、客户、竞争者,但在“知己”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对自己的组织特性的了解主要靠直观的判断,而缺乏必要的工具和方法论。而借助这样一套整合了战略效能、组织效能和领导效能的“赢”模式作为工具和方法,企业可以获得对自己企业优势和弱势的真知灼见,并采取系统性的行动提升组织绩效。
你的企业靠什么竞争
企业要把握现在和未来就一定需要独特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企业在竞争中,主要靠三类竞争优势来取胜。最多的企业靠卓越运营来取胜;另外一些企业靠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取胜;还有一些企业靠出众的客户亲密度获得成功。成功的公司至少在一个方面出类拔萃,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企业的各级领导者达成共识,并以一系列特定的流程和活动来保证这一竞争优势的实现。
据陈玮介绍,中国很多企业的高层对如何取胜的战略问题常常缺乏共识,即使有共识,也无法通过一系列经过深思熟虑、有效规划的活动来实现。 同时,不同的竞争战略对于组织和领导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他说,要在上述三个方面“门门全优”、面面俱到并不容易甚至不太可能,持续“赢“的企业肯定在一个方面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但在另外两个方面也不能太差,否则也会被客户抛弃。
卓越运营—通过高效的产品交付和尽可能的低价来取胜
希望通过卓越运营在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领导者需要:
• 确保员工部门目标和组织优先目标有明确的了解,从而提高执行力
• 通过强有力的管理和良好结构化的工作流程,驱动成本管理和高效率运作
• 鼓励跨部门合作
• 通过及时为员工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培训、支持和监督,获得更高效的个人生产力
• 通过工资与绩效挂钩来激励个人成就感,通过实现商业目标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努力通过获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领导地位来取胜
希望靠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取胜的企业领导者需要:
• 重视与变化的客户需求相一致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 为员工提供有效工作所需的信息和资源,以及授权员工进行创新思维,发挥员工个体主动性
• 确保员工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追求和培养创新思维
• 对员工的努力有不间断地反馈和定期的认可,来驱动绩效
• 鼓励跨部门合作,让想法、信息和资源在公司内部可以流动起来
• 重点考虑人才的选用育留问题
• 展现对员工的关怀和爱护,创造一个包容性的工作环境
客户亲密度—通过不断满足客户需要并与客户建立亲密关系来取胜
想要通过客户亲密度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公司的领导者需要:
• 关注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理念,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 通过有效的运营和充足的员工资源来支持高水准的服务
• 不断地更新内部流程,利用各级员工的创意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
• 重视对卓越努力的持续认可并且在提升卓越服务方面有清晰的认识,强调对卓越的努力和优先级的持续的认识,提升优质服务
• 在公司内,鼓励团结协作以及观点和资源的共享
• 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市场多样性的兼容并蓄的工作环境
• 在你的工作中,确保符合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实践标准
创造高效的组织
陈玮指出,很多中国企业的高管都在抱怨,组织的效率越来越低,无法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建设高效组织对于成功实施战略至关重要。但怎样才能提高组织效能呢?
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加速,企业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要想不断提升组织效能,就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不断调整组织的运营模式以适应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变化;不断优化核心流程以提高效率和价值,“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做决策”;并且特别关注将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以力求做到人岗匹配。
对于高绩效企业而言,不断提升组织效能,让身在其中的员工以此为豪,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这是他们“赢”的另一个重要支柱。陈玮表示,合益咨询特别关注今天的组织怎样运营才能做到人力资本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每个员工的生产力。
陈玮指出,这其中有两个重要指标:员工敬业度,即员工对组织和工作的高度承诺度;组织支持度,即员工在工作时能够得到组织支持的程度。优化组织效能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商业收益。在员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度上表现出色的企业,在收入上的增长比那些表现较差的企业多4.5 倍。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个人绩效、人才保留、客户忠诚度三个方面。
根据合益咨询的调查,中国企业中只有36% 的高效员工,大大低于46% 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还有50% 的员工的敬业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低效员工高达37%, 比例之高令人吃惊。( 见图表“中国与全球的组织效能对标)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很多员工的聪明才智被浪费了!这种人力资源和资本的浪费,可能并没有引起企业领导人的足够重视。如何不断提升员工的效能,员工个人和组织都有责任。陈玮解释道,组织有可能没有做好组织设计,使员工的工作变得容易;组织也有可能没有做好人岗匹配,形成“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的情况,造成员工效能的低下;此外,组织或者没有能够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信息、工具、培训和其他支持,使得员工无法不断提升生产力。陈玮认为,这些都是企业应该思考并且努力去改变的事情。而说到底,如果企业给力,就能把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
此外,陈玮特别指出,一个全球性现象是员工对于薪酬、激励方面的抱怨总是最多,在中国也不例外。其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员工对于内部和外部公平性的不满意,相比较而言,内部不公平性对员工的士气打击更大,对企业更致命。
要不断提升组织效能包括员工效能,几乎每家企业都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陈玮表示,很多企业的问题看来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但他建议是先从影响战略实施、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最大的领域入手,解决限制业务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跟组织设计、流程优化和人岗匹配相关;然后再谋求系统性提升。如果能够找到一些对业务帮助最大同时变革成本最小的领域,先行先试,立竿见影地获得成绩,就可以为全面提升组织效能取得经验和培养信心。
提升领导效能确保战略实现
陈玮指出,很多客户戏称,“企业的问题常常出在前三排,但根子就在主席台。”企业的领导力、领导团队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要想取得持续长久的“赢”,最高领导人和领导团队必须不断把握与调整战略方向,创新商业模式并推动组织进行变革。因此,“赢公司”的领导人不仅自己要看清未来前进的方向和企业需要发生的改变,又要说服并鼓动大家往需要的方向前进,并在过程中保持队伍的士气,即创造积极的组织气氛。
在过去近20 年对全球最受赞赏企业的研究过程中,合益咨询集团发现衡量领导是不是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组织气氛。通俗而言,组织气氛就是员工的感受和士气,这种感受和士气与最终业绩有非常强烈的关联。大量的研究证明,企业绩效起伏的30% 归因于组织气氛或员工的士气。。陈玮强调,合益咨询集团的研究证明,中国有超过50% 的各级领导者,创造了打击员工士气的组织气氛。因此,对于提升组织绩效来说,这是一个存在巨大潜力的地方。
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改变各级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开始,因为员工士气的70% 左右取决于领导风格。“领导怎么说话、怎么布置任务、怎么赏罚、怎么辅导??这些对员工的士气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领导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绩效的方式。”合益咨询集团的研究反复证明,领导风格比较多样化的领导,可以让自己的行为适应不同的情景,为团队成员创造积极的氛围,激励他们,让他们能够专注达成最好的绩效。领导风格比较单一的领导所创造的团队氛围比较中庸甚至消极,可能会挫伤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绩效。
中国企业如何赢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要取得持续和长久的“赢”,需要同时在战略效能、组织效能和领导效能方面多管齐下、软硬兼施。
在战略方面,企业靠什么赢?是卓越运营,还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是客户亲密度?陈玮表示,如果企业高层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分歧,那么在投资决策、人才引进、产品开发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使得战略实施变得困难。“因此,企业高层一定要把在哪里竞争、如何竞争这些基本问题辩论清楚,统一思想,并通过核心的管理流程推动战略实施。”
在组织效能方面,企业也需要时常审视组织的运营模式与战略之间的匹配,审视核心流程的有效性,审视组织架构和岗位设计的可行性,以及人与岗位的匹配性。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下,速度常常是取胜的关键。具有卓越组织效能的企业,通常也是快速、敏捷的组织,同时也是最能使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企业。
陈玮说,在提升领导效能方面,中国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早期发现和选拔,早期发现了好的领导苗子加以培养非常重要。而培养的最好方式还是压担子和提供适时的辅导。要做到这样不容易,企业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方法上讲究科学,并建立明确的流程和体系,长期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