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将目标瞄准了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出口从2万多辆到突破100万辆,仅用了十来年的时间,日本、韩国、德国等汽车发国家基本上用了15到20年的时间。然而,中国汽车企业产品海外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影响因素,中国汽车企业还面临着知识产权的困扰。跨国汽车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必将使用知识产权这个有力武器来争夺市场份额,中国汽车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无论是海外直接销售或海外参展都面临着知识产权风险。
因此,在产品出口之前,中国汽车企业不仅要对跨国汽车公司在目标国家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进行调查,特别是对外观设计专利进行调查,避免落入专利陷阱及侵权纠纷,还应该了解和掌握目标国家的知识产权环境,同时积极申请该国专利,保护已方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外观,抢先进行专利布局。
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概况
我国汽车出口从2001年底加入世贸以来的2万辆起步,到2008年,汽车出口达到了64万辆。2009年,受全球汽车需求低迷以及出口目标国提高政策门槛的影响,中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出口量仅为37万辆,同比下降了45%,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市场开拓陷入低谷。
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以奇瑞、江淮、长城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调整海外战略,加速在海外建厂,实现生产的本土化,以避免较高的关税并满足当地政府的本地化生产要求,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100万辆,达105.61万辆,其中,轿车出口增长最快,达到49.55万辆,同比增幅达33.16%,占到整车出口总量的近50%。201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较2012年有所下降,出口量为97.73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59.63万辆,占到整车出口总量的近61%。在出口企业中,排名在前的企业有奇瑞、长安、长城、东风、北汽等。
新兴市场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根据中汽协发布的出口区域数据来看,2013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俄罗斯、伊朗、巴西等国,但排名格局不稳定。2013年,我国单一出口量最大的仍是阿尔及利亚,其次是东欧、南美、中东等国家,而这些出口市场均为发展中或者欠发达国家,进入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出口汽车量依然很少。2013年排名前10的国家及出口量如图1所示。
我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现状
利用Thomson Innovation(TI)的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对出口量排名在前的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专利公开情况进行检索,检索时考虑各企业可能采用的名称,如英文全称、缩写、中文拼音、下属子公司名称等。将专利检索结果从TI中导出后,再导入Thomson Data Analyzer(TDA)专利分析软件中进行专利分析。
1、海外专利申请区域分析
通过对专利公开的国家和地区统计,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公开区域概况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企业进行专利布局的热点国家主要为美国,排名在前的中国汽车企业几乎都在美国有专利申请,其次是日本和韩国等知识产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虽然新兴市场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但各中国汽车企业在当前出口量较大的国家并没有积极进行专利布局,即中国汽车出口的市场热点的布局与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申请布局的区域热点并不一致。
通过TI对汽车出口量排名在前的阿尔及利亚和智利专利进一步检索,并与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数据库检结果相互印证,截至目前,阿尔及利亚(DZ)公开的专利总计仅1400多件,且公开年份集中于2000-2005年,涉及汽车的专利则是少之又少,跨国汽车企业很少在当地进行专利布局。阿尔及利亚于2000年成为PCT缔约国,是非洲第二大汽车进口市场,进口的汽车主要来自法日韩汽车企业。智利(CL)于2009年成为PCT缔约国,经检索,智利(CL)目前公开的专利总计5000余件,公开年份集中于2005年和2008年,以外国申请者居多,部分汽车企业在当地有少量布局,如本田目前专利公开有39件。据美国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显示,智利是高收入国家中为数不多的不具备健全知识产权环境的国家之一。
由此可见,中国汽车出口的市场热点的布局与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申请布局的区域热点并不一致的原因在于: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热点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知识产权环境无法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拟,各汽车企业在当地的专利布局也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图2中所示中国汽车企业中,吉利集团通过收购沃尔沃轿车,取得了涵盖发动机、整车、平台、模具、安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领域上万件专利,主要分布在瑞典、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这批专利公开的国家和地区不在图2中进行展示。此外,中国汽车企业中,出口量排名靠前的江淮汽车未见在国外有专利申请。
2、海外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将中国汽车出口企业的专利数量按照公开年进行统计,不同年代的专利公开数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 以奇瑞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申请大多从2008年开始,也就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产品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汽车企业逐渐认识到了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加快了海外专利布局。专利数量增加明显的还有长城和吉利。可以看出,产品出口量在前的汽车企业更为注重海外专利布局,其海外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多。
3、与跨国汽车企业对比分析
如图4所示,中国汽车企业在各国家和地区专利公开量大多以个位和十位计,最高是奇瑞,历年的海外专利公开总量也仅百余件。与之相对应,跨国汽车企业却在大量布局包括中国在内的目标市场。鉴于跨国汽车企业在海外专利布局数量庞大,本文仅分析三家日本汽车企业2012年海外专利公开数据以说明问题。如图5所示,仅2012年在中国公开的专利,丰田约2700件,本田约1400件,数量相对较少的日产也有几百件。以上数据足以说明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在目标市场的专利布局与跨国汽车企业相比差距巨大。在汽车海外出口热潮中,中国汽车企业并未实施“产品未动、专利先行”的竞争策略。
4、海外专利申请途径分析
目前,海外专利申请主要渠道为巴黎公约途径申请(分国家申请)、PCT申请和欧洲专利申请。其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申请可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国际局提交申请并指定国家和地区(可指定欧洲专利),经过国际阶段的国际公开、检索、初审程序和国家阶段的审批程序后在目标国家获得专利权,一般适用于发明创造同时需要在五个以上国家获得保护的情形。欧洲专利的申请需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申请,授权后向目标国家递交该国官方翻译文本进行生效,一般适用于发明创造同时需要在三个以上欧洲地区或国家获得保护的情形。以上两种途径相对分国家申请而言授权更为快捷且费用较低。
此外,对于海外专利申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有相应申请并被认为可授权,或者在PCT申请的国际阶段或国家阶段取得可授权意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专利审查高速路PPH(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向目标国家的知识产权局提出加快审查请求,加快授权速度,降低申请成本,提高授权率。
从图4所示的中国汽车企业专利公开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数量来看,奇瑞、吉利、北汽和力帆的主要申请途径为PCT专利申请。长城汽车海外专利申请的主要途径为分国家申请,主要目标国家为美国、智利和加拿大,集中度比较高,且均为单一申请,无同族专利。由此可见,PCT专利申请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的主要申请途径,便于各车企在全球战略市场进行专利布局。
5、海外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分析
企业核心专利分析
同族专利数量高说明该专利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申请和公开,意味着该技术为企业重点布局的技术领域;施引专利计数越高则说明该专利对后来的技术发展的影响越大,处于核心位置。在TDA专利分析软件中用清理后的专利权人分别和同族专利数量(Family Member:numbers)、施引专利计数(DPCI Citing Patent Count)建立专利分析矩阵,对各中国汽车企业核心专利或价值较高的专利进行筛选,所得各中国汽车企业重点布局的专利如表1所示。
由表中可以看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是以奇瑞和长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的重点技术领域。就吉利而言,其进行专利布局的主要技术是胎压监控系统和混合动力变速器。吉利早在2006年对其胎压监控系统在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汽车发达国家和南非、墨西哥等国家)进行了专利布局,2008年又进行了增强型胎压监控系统的申请,但未发现进入国家阶段。2010年,吉利对其混合动力变速器进行了PCT申请,目前已进入美国、欧洲、韩国和日本。
此外,利用德温特手工代码(Manual Code,MC)对所有检出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分类最多的是T01-J07D1(汽车控制系统)、X21-A01D(混合动力汽车)、X21-A01F(电动汽车)以及X22-A03A(发动机燃油控制)。虽然MC的覆盖率较IPC略低,但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的重点技术领域是混合动力以及电动汽车技术。
专利引证分析
从施引专利分析来看,所检出专利的施引专利计数普遍较小,被国外汽车企业引用的比例不高。相对来讲,被国外汽车企业引用较多的专利是奇瑞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公开号为W02011003317A1)和长安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公开号为US20090166109A1)两件。奇瑞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专利W02011003317A1引用情况如图6所示,该专利后续被宝马、大陆公司所引用,但并未发现奇瑞自身的继续研发动向。
长安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专利US20090166109A1被德国舍弗勒所引用,并且舍弗勒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发,具体的引证情况如图7所示。2010年5月份,舍弗勒集团研发了一款集合了多种理念的新车,并将其命名为舍弗勒混合动力(Schaeffler Hybrid)。
对我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的建议
随着汽车出口的逐步发展,专利保护与侵权防范必将扩展到汽车技术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意识,注重面向全球汽车市场的知识产权战略。结合前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现状的研究分析,本文对中国汽车企业的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产品未动,专利先行,尽早对目标市场进行知识产权布局规划
对目标市场需要早期确定并掌握当地的政策法规和知识产权环境,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不是在产品开发完成后才考虑出口哪些国家,是否会侵犯他人专利权,形成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被动局面 而且,专利布局的目标国家不仅重点关注美国、日本等知识产权发达的国家,也应该关注汽车出口热点国家,加大在该地区的专利布局和监控。
(2)对目标国家的知识产权环境以及竞争对手专利布局的现状进行研究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先后发布了俄罗斯、印度以及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知识产权环境的报告,今后还将继续进行其它国家知识产权环境的研究并发布报告,中国汽车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必要时与目标国家的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合作,确保产品进入目标市场前对产品申请专利保护 对构成侵权风险的专利进行有效规避,并保证能够在产品侵权后进行积极的应对。
(3)制定专利布局策略
海外专利布局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优先布局企业自身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核心技术,并对后续的研发成果专利申请进行规划,尽早形成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还应对目标国家相关专利进行跟踪检索,对重点技术专利动向进行监控,适宜时申请外围专利,有目的地进行专利技术布局。此外,对于研发成果中不宜公开的重要技术秘密,可采用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这样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保护策略。
(4)选择合适的专利申请途径
根据专利申请目标国家的数量确定采用巴黎公约途径或PCT专利申请途径,并可充分利用专利审查高速路PPH。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局已与十几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工作,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俄罗斯等汽车发达国家和汽车出口热点国家。合适的专利申请途径有助于企业有效降低专利申请成本、更为快速地实现企业在当地的专利布局,为企业在当地汽车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小结:
从以上对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专利布局情况分析来看,虽然目前汽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国家为发展中或者欠发达国家,但将汽车出口到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仍是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共同的努力方向。近五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加快了海外专利申请,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积极进行海外专利布局,海外出口的专利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但与跨国汽车企业在目标国家的专利申请数量相比差距巨大。此外,从专利引证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国汽车企业的专利被国外汽车企业引用的比例不高,同时,专利技术的后续研发专利申请较少,基本未能形成系统的专利布局能力。中国汽车企业应尽早在海外出口战略框架下制定海外知识产权战略,在目标市场积极申请专利,保护已方的技术和产品的外观,抢先进行专利布局,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产品出口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作者:孙海英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翁天强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责任编辑:约翰)